诸葛亮的儿子叫什么名字(诸葛亮儿子诸葛瞻生平经历简介)

诸葛亮的儿子叫诸葛瞻。诸葛瞻(227年-263年),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诸葛瞻早年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261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

诸葛瞻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子,他是大名鼎鼎的《诫子书》中的主角,三十七岁时抵抗邓艾大军战死绵竹,其余的事迹在史书上泛善可陈。

西晋时期大臣山涛对诸葛瞻的评价为“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干宝也评诸葛瞻“干宝曰: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通过上述引文可以推测西晋官方对诸葛瞻评价:忠臣、孝子、但没什么用的绣花枕头。

在我看来诸葛瞻是个可怜人,让他背负了过多了期望,父亲的巨大光环也让他疲惫不堪。

年少丧父到平步青云。

蜀汉建兴五年(227年)的某一天47岁的诸葛亮终于老来得子,取名诸葛瞻字思远。典出诗经“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之义。

此时的诸葛亮为北伐的做准备。透露出他出征在外对这个儿子的思念。年幼的诸葛瞻对“父亲”这个词汇让他骄傲又让他陌生。

诸葛亮对这个儿子也是非常喜爱,在与兄长的书信中自认诸葛瞻非常聪慧,也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担忧。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没想到几个月后诸葛瞻永远的失去了父亲。蜀汉朝野当初有多爱戴诸葛亮,现下就有多爱戴诸葛瞻,其仕途也是平步青云,一路顺畅17岁,诸葛瞻迎娶了刘禅的女儿,被授为骑都尉。

18岁,诸葛瞻出任左羽林中郎将,因为蜀汉官民都怀念诸葛亮,诸葛瞻又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才思敏捷,因而很受欢迎。之后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

尤其军师将军一职,这是在蜀汉立国后第一次出现加拜军师将军,这一军号由刘备在建安年间创制,自始至终只属于一个人:他的父亲诸葛亮。

担任父职可见蜀汉朝廷上下对诸葛瞻的期许和希望。

诸葛瞻似乎干的不错,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都是诸葛武乡侯的的主意!”。

诸葛瞻的美名受到了过分的渲染,有些名过其实。这是父亲的荣耀,也是父亲带来的阴影。荣耀有多大,阴影就有多大,这让诸葛瞻无处可逃。

诸葛亮可是“两汉无双士,三代下一人”,由于光芒太过耀眼,蜀汉后继执政者便是被拿来与诸葛亮比较,蒋琬、费祎、姜维等人,最后也是无可奈何叹息。

诸葛瞻身为其长子不能逃离众人的讨论范围,可以想象,那些年诸葛瞻过得很辛苦,活得很累。

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为卫将军行都护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平尚书事,成为了蜀汉帝国执政者之一。此时的诸葛瞻35岁。

某日廖化约宗预一起拜见诸葛瞻,宗预说:"我们已经年过七十,所得的已经够多,现在是差一死,有什么要相求年轻后辈而是自己劳累呢?"最后宗预没有前往拜见。

可见诸葛瞻年纪轻轻寸功未立就身居高位引来老一辈的不满。

诸葛瞻身为丞相的儿子每个举动都在聚光灯下,稍有不慎就有被人讥讽,这次平尚书事自然要做出成绩,他也有自己的计划。

欲制姜维,止兵戈,可惜功败垂成。

从延熙十六年(253)开始至延熙二十年(257)期间姜维无岁不征,不可谓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让姜维下台的呼声自然高涨,当初谯周见姜维多次对魏国用兵,蜀汉国力也不如从前。

于是,谯周建议停止对魏国用兵,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时任尚书令陈祗对此强烈反对,谯周无奈,便回家写下《仇国论》。

于时军旅数出,百姓雕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

陈祗是后主宠臣,反战派无可奈何,未曾想,景耀元年陈祗离世,没有后方的支持的姜维回到成都,弹劾姜维行动开始倒计时,诸葛瞻、董厥刚一执政,便打算阎宇为姜维的继任者。

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

阎宇出身南郡和董厥诸葛瞻一样是荆楚人士,曾为庲降都督,有“宿有功干,于事精勤”的美名。

没想到正当弹劾姜维的奏章马上递到后主刘禅之前,竟然出现了意外。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姜维见黄皓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

刘禅命黄皓向姜维谢罪,但姜维见黄皓恐怕会对自己不利。姜维对此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请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

由于姜维率军去沓中屯田,姜维重归军旅,对诸葛瞻等人来说无异于放虎归山。之前努力化为泡影。

这次弹劾行动的失败激化了蜀汉政权最高权力集团内部矛盾,虽然和孙吴与曹魏相比微不足道。

在当时曹魏极强蜀汉极弱的情况下,可谓是不可承受之重。我们也无法猜测,诸葛瞻的行动成功,阎宇代替姜维回事怎样。

是否能逃脱263年的灭国之灾。至少应该能改变姜维冒险的汉中防线的计划,

欲除黄皓,可惜为时已晚。

陈寿称诸葛瞻对于黄皓乱政咸共将护,无能匡矫,但是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因此事归恶黄皓,而云瞻不能匡矫也,可以判断为歪曲。

皆因陈寿为私仇毁谤诸葛亮父子,如《晋书》、《史通》等都有记载,陈寿虽有史才。

但私德有亏,仕晋后与同为蜀人的李骧、寿良互相诬告,《晋书》、《华阳国志》等对陈寿的人品表达了否定态度。

诸葛瞻为人虽然《三国志》语焉不详,但身为名臣之后,若是德行有亏玷污父应该在史书上有所记载。

但是如前文所述诸葛瞻皆是孝子忠臣的评价,可见诸葛瞻是道德观念较强的人,因此看不上陈寿不足为奇。

陈寿与诸葛瞻有隙,乃至不惜在《三国志》中污蔑可信度很大。

四川南充陈寿雕像。

诸葛瞻长子诸葛尚临死前感叹:“父子荷恩,不早斩黄皓,以致败国殄民,用生何为。”

在《元和郡县图志》也记载了诸葛瞻后悔没有除掉黄皓,并与前文制约姜维并列。从而证明诸葛瞻对黄皓的态度是欲除之而后快。

《元和郡县志》: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可惜时间太短,诸葛瞻正在准备除掉黄皓的计划时大战在即,这一计划也搁浅了。

陈寿评价诸葛瞻对黄皓乱政无能匡矫过去唯结果论,诸葛瞻成为国家核心执政者到蜀汉灭亡才两年,时间仓促未能成功自然是情有可原。

欲保家国,可惜兵败身死。

sH.MEiYAn888.COM

邓艾从阴平道杀了过来,蜀汉朝廷乱成了一锅粥,蜀汉军队的主力都在姜维指挥与魏军主力钟会相持,

情势十万火急必须马上派出军队抵御邓艾大军,成都只有战斗力不怎么样郡县兵和禁军。

但还能凑出一只尚且能战的军队,但安排谁是这只军队的指挥官成为了问题。

因为蜀汉的善战之将不是增援的路上就是在剑阁和姜维并肩作战。

此时诸葛瞻站了出来,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他是国家执政者之一。

又是后主刘禅的女婿,没有人比他有资格带领这只军队。更关键的原因:他是诸葛亮的儿子。

诸葛亮对蜀汉意味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当初白帝城托孤蜀汉危在旦夕,两年平定南中,五年开始北伐关中大震。

诸葛瞻现在就要承担当初父亲的责任。为了激励百官民心和士气,没有比诸葛瞻更好的选择了。

sH.MEiYAn888.COM

但是战场新人诸葛瞻立马犯了错误,到了涪县开始止步不前,黄权的儿子尚书郎黄崇多次建议占领险要。

但是诸葛瞻犹豫不决,黄崇因为失策而痛哭流涕。

很显然诸葛瞻放着天险不守,是个马谡式的“舍水上山,不下据城”一样性质的错误,街亭之战的翻版。

如黄崇所言处于险要位置的江油迅速投降,邓艾轻易得到了天险诸葛瞻前锋被魏国军队打败,蜀汉军队退守绵竹。

若是据守绵竹诸葛瞻自保有余,但邓艾极大可能迂回向剑阁进军和魏军主力钟会部回合,对姜维进行夹击。

那么驻扎剑阁的蜀汉主力军队有被全军覆没的危险。对诸葛瞻只有一条路可选:积极发动攻势,歼灭邓艾。

邓艾战前写了给诸葛瞻一封劝降信,若是投降可为琅琊王,诸葛瞻大怒斩魏国来使。

既然谈判破裂就是开战,这位没有打过仗的将军带着战斗力低下的杂牌军抵抗名将邓艾虎狼之师。

那一刻诸葛瞻摆出了年幼时父亲教他的八阵。挥起了令旗魏军发动攻击。

就像三十年前他的父亲一样,这一次常胜将军邓艾竟然输了。

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

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

这是四百多年大汉军队最后荣耀,尝到败绩的邓艾大怒对诸葛瞻发起了总攻,诸葛瞻还在顽强抵抗,脚下已经尽是尸体。

但继续战斗,之后便是没有奇迹了。此战诸葛瞻、诸葛尚、黄崇、李球、张遵战死。

自元帅以下并受斩戮伏尸蔽地,血流丹野。

诸葛瞻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到成都朝野大震,不久后主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开城投降,蜀汉灭亡。

诸葛瞻:可怜与敬佩的人

sH.MEiYAn888.COM

他极为聪慧博闻强识,而且他应当也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和手腕。

sH.MEiYAn888.COM

从军事看,初次临阵就能击败邓艾,也有不错的天赋。

假如时间充裕他受到足够的军政磨炼的话,他肯定能成为合格的执政者和将军。可惜没有假如。

他临死之前恨无法制约姜维除去黄皓。

更恨的是时间仓促没有给自己机会让自己徒劳无功,还有自己的才能不足。诸

葛瞻其实是一个在父亲盛名下阴影的普通孩子,却被众星捧月,蜀汉朝廷对他有过高的期许。

最终被压垮,成都的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

sH.MEiYAn888.COM

诸葛瞻带着自己的儿子诸葛尚帮助父亲诸葛亮守护他们心中的大汉。

不辱父名,不负国恩。他是个可怜人,也是个值得敬佩的人。

原创文章,作者:美颜白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eiyan888.com/shfer/281754.html